□ 本报记者 徐冠英
“我们不怕技术难,就是希望研究能更快地推进。”近日,在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谈到飞行汽车项目进度,项目负责人王志刚笑着说。
去年9月,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在扬州市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推进会上揭牌。今年1月,扬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签约共建该实验室。这是2019年3月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简称“扬州院”)成立后,双方开展的新一轮合作。实验室由扬州院在理事会领导下,依托成熟机制运营管理。
1988年出生的王志刚,2020年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毕业后入职扬州院。去年11月,他成为飞行汽车项目负责人,依托实验室的平台,牵头设计一款单座电动飞行器。这也是他负责的首个整机项目。
“这里没有论资排辈。王志刚读博时就参与了国家部委的专项项目,来了以后一些小项目做得很好,协调组织能力非常强。”实验室执行主任陶晓洋告诉记者,“我们用人很灵活,也给项目负责人充分信任、充分授权。”
项目负责人都有哪些权限?“我选了14个人组成核心团队,从技术路线规划、团队成员考核、协作单位选择,我都有决定权。”王志刚说。
王志刚组建的核心团队以90后为主,有5名博士。由于不同阶段所需人力不同,核心团队成员还能同时参与其他项目,王志刚也从其他项目“借”过五六个人,作为非核心成员参与研发。“设计的飞行器能飞起来是团队成员共同的梦想,大家积极性都很高。虽然工作强度大、压力大,但是多劳多得,大家也都愿意。”王志刚说,“去年11月开始论证需求,上个月就完成了主结构图设计,最近要开展动力系统测试,预计年底可以完成全部研制工作。”
当然,项目负责人要坚守廉洁诚信等底线要求,也要接受项目管理团队在大小节点的审查、考核,按期完成各阶段研究工作。项目团队也能得到充分支持,如随时向实验室专家委员会请求技术指导,碰上内部解决不了的难题,实验室组织行业专家联合攻关。
陶晓洋告诉记者,一方面,灵活的机制使人才能力最大化发挥,让科研工作更高效;另一方面,坚持“小核心大协作”,集聚全国资源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如王志刚负责的项目就有多家协同单位的智慧。
项目顺利推进折射“大院大所”一流的技术研发能力、资源调动能力,而人才队伍快速扩容,从起初来自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的18个人增加到251人,凸显央地协同带来的优势叠加。高能级的研发平台、长三角的区位吸引力、扬州的人才政策支持……知名高校培养的尖子、工作经验丰富的骨干纷至沓来。如今,平均年龄34岁的研发人员中,博士占20%、硕士占70%。他们身份相同、按劳取酬,是建设实验室的生力军。
“央地协作增加了扬州对人才的吸引力,也让扬州的航空产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日常对接服务科研平台的扬州市科技局工作人员周河声说。除了扬州院,扬州市还引进了航空工业机载共性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等科创平台。凭借“大院大所”带来的集聚效应,目前扬州已有50多家航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航空产业成为扬州“6群13链”产业体系的“首群首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科技创新央地协同。去年,省政府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共同支持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等航空领域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可以说,起步初期的实验室,既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布局创新网络体系的节点之一,也是江苏借助央企高能级研发机构开展区域创新的关键落子。实验室将始终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发力突破航空领域关键技术,加速航空科技成果产业化,在江苏推动航空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目前,扬州正在建设“航空谷”、航空产业化基地和试飞机场等基础设施。到年底,当王志刚的项目研制结束时,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将入驻“航空谷”,飞向更高更广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