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改革开放 > 徐州 > 正文
徐州打造乐居之城
  来源:徐州日报  

2019年9月28日,徐州地铁一号线正式投入运营,徐州也正式迈入了地铁时代。5年来,徐州地铁不断扩展,从无到有,从一线运营到“三线换乘、多线共建”。地铁如同一条条金丝带,串起了绿地之窗、云龙万达广场、世茂广场、和信广场、苏宁广场、古彭大厦商业综合体、淮海新天地等大型城市综合体,古彭千年商业繁华愈加光彩夺目,得益于快速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

今年3月21日,随着XM-TJ1标最后一片钢箱梁顺利吊装,徐州东部绕越高速公路(徐州至明光高速公路贾汪至睢宁段)XM-JL1标段钢箱梁架设工作全部完成。

这是徐州首条“以市为主”建设模式的高速公路。市公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它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提升整体交通效率。同时这条新路线有望显著减轻京台高速徐州段的交通压力,为驾驶者提供更多选择。

“徐州的交通真是越来越便捷了。”徐州公交集团新区巴士分公司营运副经理张菊海说,“我亲眼见证了徐州公交线路的优化越来越合理,地铁与公交的无缝衔接,让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不再是问题。”

不断延伸的公路、逐渐加密的轨道、持续完善的高架路网……飞速发展的徐州交通,已成为徐州这座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不仅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也拓展了城市“筋骨”。

徐州从平面交通变成立体延伸,资源实现高效利用,引领着城市发展,拉动经济新增长极。

不断丰富城市内涵

“五一”小长假期间,徐州这座新兴网红城市展现出了强大的吸引力和活力。“徐州的美食真是太棒了!”来自河南平顶山的游客房文博忍不住地称赞道,“我本来只是想来观光旅游的,但没想到却被这里的美食深深吸引。”

美食不仅是味觉的盛宴,更是文化的载体。徐州的美食与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描绘出这座城市的独特风貌,让人流连忘返。

在徐州历史文脉——“彭城七里”中行走,可以看见文脉里的新徐州。

这条南起云龙山,北至故黄河黄楼的历史文脉,串联起黄楼、文庙、城下城遗址博物馆、回龙窝、户部山等重要历史文化节点,分布着2片历史文化街区、12片历史地段、45处文物保护单位、8处历史建筑,是徐州历史文脉延续和文化内涵彰显的集中展示区。

位于文脉上的云东文化街区,既保留了传统历史韵味,同时也蕴含着现代时尚元素,钟书阁作为云东文化街区主力品牌,开业以来邀请六小龄童、金灿荣、郭妮等名家定期开展名家讲堂,吸引大批读者齐聚。

“我们会利用周末开展中华造纸术体验、亲子绘本阅读等常态化特色活动,让市民与外地游客更好体验文化的魅力。”云东街区负责人表示,楚韵汉风的文化主题,以及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使得钟书阁成为市民和外地游客打卡徐州文化的热门景点。

数字赋能智慧城市

为了让社会治理更精细有效,徐州为“智慧城市”治理服务注入“数字动力”。

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深度融合智慧技术与公路运营。徐州构建了高效智能的路网监测系统,更推动了区域路网的协同管控。“如今可以通过智慧路网云控平台对海量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市公路中心负责人表示,实现了对公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与预警,极大地提升了公路运营效率与安全性。”

走进铜山区伊庄镇,映入眼帘的是宽阔平坦的乡村道路。“一旦发现路面损坏等问题,可以通过‘徐州市智慧农路综合管理平台’一键定位并提交现场照片,很快就会有管养人员跟进处理,又快又方便。”铜山区伊庄镇农路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市住建局数据中心,一块硕大的屏幕引起记者的注意。“只需通过一个大屏幕,我们就能够详尽地查看每一栋建筑和每一条道路,甚至各种复杂的地下管网也能清晰可见。”数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在市数字徐州领导小组领导下,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指导下,市住建局积极推动以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为核心的全市域统一支撑性平台和数字化底座建设,推进城市信息数据融合和业务协同,助力我市打造淮海经济区首个数字孪生城市。

“在未来,我们会进行智慧路灯改造计划,同时将整个城市3D建模统一整合,实时观测。”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五省通衢到“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从铁路十字交会到米字型高铁枢纽,从工业城市到数字城市,徐州将在新时代焕发耀眼的光彩。

责编:王语涵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