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改革开放 > 泰州 > 正文
泰州:借梯攀高,全方位推进离岸创新
  来源:泰州日报  

□本报记者 朱世萍 通讯员 王丽

曾几何时,“既求所用,又求所在”是企业招员纳才的执着追求。如今,“工作生活在市外,服务贡献为泰州”的离岸聚才模式成了不少泰州企业的务实选择。

“在上海人才招聘难度小,选择范围广,研发中心已吸引8名专职研发人员,其中3人拥有海外学习经历,硕士及以上学历者比例超过50%。我们将充分依托上海生物医药集聚地的政策、信息、人才及产业配套优势,专注于基于多个尖端技术平台的兽医诊断技术及产品研发。”泰州蕾灵百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蕾介绍,他们去年5月入驻上海泰州离岸创新中心,目前正开展非洲猪瘟病毒I型与Ⅱ型通检荧光探针法LAMP检测试剂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荧光探针法LAMP检测试剂盒等3项产品开发。

本土创新资源不足、创新要素集聚力不强、高层次人才引留难等问题,曾经困扰着蕾灵百奥这样的企业。如何助力企业纵身一跃?2022年,我市突破行政区划、体制机制限制,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理念,扩宽引才视野、拓展科创半径,在科创资源富集地区建设离岸创新中心,构建“离岸—在岸—靠岸”项目孵化转化体系,“嵌入式”链接科创资源,“无缝隙”推进成果转化。

两年来,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开放创新网络快速展开。目前,我市已布局建设区域离岸创新中心18家,分别位于上海、北京、深圳、武汉、南京等地,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江南大学、长三角国创中心等64家高校院所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招引入驻研发孵化项目164个。

建好是第一步,用好才是关键。2023年底我市出台《泰州市离岸创新中心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为离岸创新中心规范化建设和高水平运营提供指导和依据。该《意见》融合市委组织部和市发改委、工信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的政策资源,形成覆盖离岸研发、孵化、转化全链条的专项政策,从离岸创新中心建设运营、人才引进、研发补贴、金融服务、绩效考评等方面全方位给予资金扶持。

至此,离岸端人才和项目政策扶持通道被打通。“入驻企业的签约人才,既可以享受当地水平的工资待遇、创新生态,又可以享受我市配套的人才政策。”市科技局副局长马扬光介绍,现在离岸创新中心成为我市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前沿哨,集聚研发人员1800多名,其中硕士以上人员占比达62%。同时吸引一批顶尖人才团队加盟,包括中国伽马刀之父宋世鹏项目团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征宇团队等。

随着改革的深入,离岸创新体系趋于成熟。“建基地、搭平台、注活水,推动创新要素向离岸项目集聚、研发力量向离岸项目集结、科技服务向离岸项目集中,打通了离岸创新成果从样品到产品的转化通道。”马扬光介绍。

全市布局建设加速器,为离岸项目提供中试熟化、工程开发、样品试制、数据模拟、场景应用、工艺改进等服务,加速项目成长进程;按多倍额度为离岸项目提供纯信用、低利率的信贷支持,采用直投模式向离岸项目投资,累计投资金额2800万元。离岸创新中心的项目招引“桥头堡”作用逐渐显现。

近日,“全谷物”益生菌发酵功能饮品——全豆豆乳(全谷物浓浆)项目投产运营,这是兴化(无锡)离岸创新中心孵化落地的第一个项目。“孵化端有业内资深专家成玉梁教授帮助开发产品,中心有商业服务团队加持,还得到了兴化经济开发区的项目落地扶持,我对未来充满信心。”项目负责人宋明淦说。该项目分三期实施,累计投资1亿元。一期产品为“全谷物”浓浆、二期产品为“全谷物”功能酵素、三期产品为酵素衍生功能产品。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产销5亿元。

为了进一步提升离岸创新中心建设水平,近日,市委科创办下发《2024年科技创新工作试点示范任务》通知,遴选确定兴化市、姜堰区作为离岸创新中心建设工作试点示范市(区),并指导其围绕各自产业方向分别形成实施方案,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机制。

下一步,我市将着力打造集基础服务、研发服务、投融资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交流共享服务于一体的离岸创新生态系统,常态化举办专场招商会、项目路演、创业大赛、产学研对接等活动,进一步打响离岸创新品牌、提升离岸创新效能。

责编:王语涵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