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改革开放 > 苏州 > 正文
在这里,农业农村现代化可及可感
  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刘玉琴

【原文】

苏州在京发布全国首个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

以科学指标体系探索“苏州经验”

本报讯 (高坡 李仲勋 陆洁晴) 5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苏州市政府在京召开联合发布会,共同发布《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考核指标体系(2020—2022年)(试行)》。这是我国发布的首个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考核体系。

《指标体系》设定了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城乡融合四个大项,构建起一、二、三级指标体系,涵盖大市级、县级市(区)、镇(涉农街道)三个行政层次。其中,市级评价指标体系由12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组成。

统计显示,苏州农村集体总资产现已达到3180亿元,村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93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万元,是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今年3月,苏州出台《探索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开启了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摘自《新华日报》2020年5月29日1版)

【重访】

时值盛夏,赤日炎炎。在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脆甜多汁的翠冠梨迎来丰收季。枝头累累硕果吸引着广大游客前来采摘,在梨园旁的树山路上,停满了私家车。村里一家私房菜馆的店长赵云告诉记者,翠冠梨从7月下旬批量上市,一直能供应到8月15日前后,这个时间段菜馆也特别忙,12个包间天天被预订一空。

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树山村,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一年到头能吸引约百万人次游客前来休闲。赏梨花、采杨梅、摘翠冠梨的时节,更是“树山游”的旺季,村里的农家乐、咖啡店、特色民宿等生意火爆。农文旅融合发展,休闲农业发挥出“一业带百业”的妙用,让树山这个小村庄活力满满。

在《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考核指标体系(2020—2022年)(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中,“劳均休闲农业接待人次”是一个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它指的是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接待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次。从苏州全市范围看,这个指标在2021年时已达到507.4,远远超过350的目标值,与“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占农业生产总值比重”“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等指标一起,率先达到满分。

评价指标体系是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的重要体现。苏州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宁春生介绍,这套《指标体系》在2020年5月发布后,已经过两轮修订,现在正在对2022年7月发布的3.0版进行修订,预计4.0版将于明年发布。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以《指标体系》来“挂图作战”,逐项对照之下,苏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程度、短板差距和努力方向一目了然。

从2020年至今,苏州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连续4年荣获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第一等次,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4.6%,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8.2%,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82.3%;累计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87个,特色康居和宜居乡村占比超99%;全市农村集体总资产现已超过3500亿元,其中村级集体总资产达132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385元,城乡收入比进一步缩小至1.79∶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省第一;所有行政村均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本科率达94.1%,乡村全科医生拥有量达标率100%,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

一个个数据,“拼”出苏州乡村繁荣的实景图。昆山市陆家镇吴淞江畔,未来智慧田园总规划面积达5330亩,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A+温室工场和无人农场,呈现着智慧农业生产场景;全区87%的国土面积处于生态空间保护区域内的吴中,已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散落太湖山水间的古村落生机勃发;连续3年位列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二位的张家港市杨舍镇,全镇村级经济发展稳而有劲,仅2023年就有新增及在建经营性项目10个,规划总投资9.82亿元……

“根据3.0版《指标体系》测算,苏州近几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值分别是:2019年68.92,2020年73.90,2021年80.42,2022年84.89,2023年88.86。指标得分逐年提高,说明苏州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全面加速推进。”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市委农办综合督查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作为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苏州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将指标考核中得分偏低的项目作为奋进攻坚的着力点,全市上下努力用实干实绩交出群众满意的高分答卷。

苏州的农村改革还在进一步深化,上半年出台了深化农村改革行动方案和农业生产体系集成改革方案、农村发展集成改革方案(“1+2”农村改革方案),要以改革之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更加澎湃的动力。下半年,苏州将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一以贯之聚焦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重点工作,全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力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全面推动农村改革提质提效。

责编:马丽花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