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改革开放 > 宿迁 > 正文
坚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 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强调,要在“四化”同步发展上带好头、领好向。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赋予了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的重大任务,并专门出台《关于支持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宿迁调研时要求,“坚

持‘四化’同步、彰显特色优势,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宿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切实把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重大机遇转化为推动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自“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开展两年多来,全市新争取省级以上改革试点239项、其中国家级46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近三年来,全市经济社会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3000、4000亿元大关,全国排名跃升13个位次、居第70位。

一、强化使命担当,聚焦重点领域,深度激发改革新动能。

宿迁是应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的城市,寄予着省委、省政府的厚望。进入新时代,我们坚持把改革创新的基因注入现代化,围绕一个目标体系、七项系统集成、九大改革举措“179”总体框架,紧扣七个重点领域,接续谋划、全力推进一批改革项目,切实以集成改革的走深走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深化新型工业化集成改革,坚持“点”上抓企业方阵打造、“线”上抓产业链条延伸、“面”上抓园区提档升级“点线面”协同发力,健全挂钩联系重点产业链制度和“十个一”工作机制,协同推进千亿级产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培育机制,积极推动“党建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年内以晶硅光伏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产值有望突破千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深化城乡融合集成改革,统筹推进中心城区能级提升机制、县域差别化特色化发展机制、重点镇培育发展机制,协同实施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试点、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空间规模指标与其他用地指标组合流转、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乡村公共空间治理2.0版等改革,城乡融合发展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深化农业农村集成改革,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国家、省、市三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梯次推进体系,集成推进国家级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和省级农业农村标准化试点,稳妥实施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省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 23 个涉农改革试点,深化宅改试点保障农民居住权参与权收益权经验做法被农业农村部在全国推广。深化信息赋能集成改革,聚焦数字赋能实体经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统筹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建设、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建设等信息化赋能机制,获批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全市政务信息系统上云率居全省首位,数字化红利更加普惠共享、可感可知。深化合作共建集成改革,持续加强苏宿挂钩合作,积极推动合作领域由产业发展向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拓展延伸。强化苏宿干部人才双向挂职交流,25名苏州干部、23名宿迁干部交叉挂职,推动双向合作更加深入、共建成效更为明显。建立共建园区“1+5”联动发展机制,苏宿工业园区实现全省共建园区综合考评“十三连冠”。深化生态文明建设集成改革,围绕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大力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域试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试点等改革,积极开展“绿能”抵耗、“绿票”交易等首创性原创性改革,两年来新增工业项目能耗减量替代指标约40万吨标准煤,江苏生态大公园的“含绿量”“含金量”不断显现。深化民生领域集成改革,坚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积极完善“六补六提”民生实事项目要素保障体系,纵深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机制改革、国家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等改革,健全多层次多类别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协同推出乡村“共享厂房”、农房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建缴住房公积金试点等“微改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满意度指数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二、强化系统思维,注重集成融合,着力提升改革聚变力。

既注重“物理整合”、更注重“化学变化”,着力推进改革方案集成、政策集成、项目集成、试点集成“四项集成”,充分释放集成改革的综合效应、叠加效应、乘数效应。注重方案集成,紧扣

高质量发展“急需”、民生关切“必备”的制度建设,探索实施开发区产业集聚发展、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重点镇培育等一系列体现集成性、可操作性和获得感的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改革方案,同步配套要素供给、资金支持、数字支撑等保障,健全改革方案评价、成效评估机制,切实提升各级方案的整体性、协同性和耦合度。注重政策集成,持续挖掘省《支持意见》政策

富矿,建立健全上级“政策库”、基层“需求库”、智库“建议库”,推动宿迁“政策需求清单”和省级部门、苏州市“政策支持清单”实现有机统一,推动各类政策红利更加全面、更加高效地转化为宿迁改革红利、发展红利。注重项目集成,聚焦专项领域、统筹实施,积极打造“围绕一个专项领域、找准 N 个集成点、协同制定一揽子改革项目”集成改革体系,着力培育枝繁叶茂的改革“项目树”。建立“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平台培育库,集成推动政策、项目、资金、试点等要素集聚,积极构建以重点镇和特色园区等为“点”、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为“线”、县域差别化特色化发展为“面”的项目集成平台体系。注重试点集成,完善改革试点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建立市级试点点题交办机制,结合各地承担试点情况,将市级重点改革试点明确到相关板块进行集

聚开展、先行先试,分领域、按功能集成推进在手省级以上改革试点,催生形成“试点+”连锁反应,推动“精致盆景”聚合成“成片风景”。

三、强化清单管理,狠抓项目推进,切实增强改革质效性。

坚持把清单推进作为“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的重要抓手,对改革项目实施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切实以一个个任务清单实施、一项项具体项目开展,牢牢牵住改革“牛鼻子”。紧扣宿迁发展

需求抓清单,围绕发展堵点、民生痛点、治理难点问题,近两年分别编排年度任务清单491项、368项,以“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单位”形式,逐项细化目标内容、推进举措、时间节点和成果成效,实现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清单实效化,确保改革项目压茬推进、滚动实施、季度见效,充分点燃牵引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主引擎”。紧扣落实上级支持抓清单,聚焦省级支持任务清单和省级以上改革试点,强化向上沟通争取,将政策量化成一个个具体任务、项目、平台、事权,确保省支持年度任务清单无一漏项、全盘对接,全力做到上级有支持、宿迁有行动、落实见成效。紧扣深化合作共建抓清单,着眼苏州宿迁两地结对帮扶合作协议落地落实,统筹编排科创“飞地”、教育事业、卫生事业等81个合作共建项目,着力开展教育、卫生、文旅、康养、科技、人力资源等合作共建,教育共建实现县(区)、学段全覆盖,医疗卫生共建实现市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全到位,苏宿挂钩合作走出了一条成效明显、独具特色的南北共建之路。

四、强化制度建设,构建闭环机制,全力推动改革快落地。

创新督、考、评、述、巡“五位一体”推进法,着力构建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强推进的改革落实机制,有效打通改革落实最后“一公里”。“督”即督导,构建“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双组长”工作机制,健全市县乡三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改革制度,强化市直部门和各县区指导衔接、“专班+工作小组”运行模式,统筹开展“半年推进、季度调度”、年度任务清单“月调度、季通

报”以及联合督察、专项督察、日常督察、调研督察,推动各类改革事项有力有序实施,我市改革督察方式获评“全省服务推进改革特色做法示范案例”。“考”即考核,探索建立“四化”同步集成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对重点部门、一般部门实行分类考核机制,聚焦改革项目推进、工作成效和社会影响三个维度,全面推进“季度评估+年度考核”,同时强化结果应用,切实考出压

力、考出动力。“评”即评价,健全市县镇村四级评估监测体系,围绕5大类45项主要指标,完善月度调度、季度通报、年度监测机制,动态跟踪评估“四化”同步集成改革进程。完善改革创新奖评选办法,健全单位申报、初步审核、专家评分、领导评分、结果审定、社会公布评奖机制,以案例评选促改革全面深化。评选表彰示范区建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十大优秀调研报告,广泛汇聚谋改革、促改革的智慧力量。“述”即述职,建立市委深改委会议和推进会、调度会定期听取现场述职和书面述职制度,专题听取专项小组及各县区、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围绕年度改革创新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打算等“述”改革,切实压紧压实改革责任。“巡”即巡察,把改革工作纳入市委巡察内容,对巡察反馈问题及时跟进、强化监督,去年以来四轮巡察发现问题全部整改。

责编:马丽花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