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庄婷婷通讯员庄克宇宋兵)昨日,在灌云县圩丰镇芦场村稻麦种植基地,阵阵麦浪翻滚,带来丰收在望的喜悦。“以前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播种不弯腰、插秧不下田、田间灌溉自动化管理,天上无人机随时洒农药……”芦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加成自豪地介绍。
村集体从一穷二白到年经营性收入突破500万元,净收入超过100万元,芦场村通过流转土地自主经营,成为灌云县第一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500万元的村,跑出富民兴村加速度。
芦场村位于连云港石化基地西南方向17公里处。以前,村里的青壮年几乎都外出务工,大量耕地闲置或低效利用。受限于基础设施薄弱、道路交通条件差、劳动力流失,芦场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路子走得无比艰难,2019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仅有10万元。
刘加成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一直在找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路子。作为一名农村人,他始终认为“村里最大的资源就是土地”,必须要在这上面找出路。
转机出现在2020年,当地推行“土地流转自主经营”。芦场村争取到“集体自主经营种植试点村”政策,将集体种植优质稻麦作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村里通过“支部抓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模式,规模整合土地2000亩,使得分散闲置的土地“小田变大田”,形成5%到10%的“面积溢出”,集中连片的土地通过交易平台公开对外发包后,又形成每亩至少50元的“价格溢出”。仅此一项,芦场村每年增加纯收入6.5万元以上。
“我家把闲置土地流转出去,我在村里服装厂上班,加起来月收入近3000元。”村民马丽开心地说。
为了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芦场村将整合而来的部分土地用于自主经营稻麦轮作项目,注册成立村农业公司,入股镇公司并由镇总公司统一管理。镇公司采取“两统一分”管理模式,统一相对固定生产要素集中采购与粮食集中销售,统一由专家技术团队进行种植管理,压降成本提高售价增加粮食产量,仅2022年小麦种采购支出一项较以往节省资金23%,2023年相较于之前非村集体自主经营的亩均粮食产量增幅达30%。2023年,芦场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500万元。
向土地要来效益后,刘加成又开始琢磨建厂房招商引资。村里青壮劳动力80%以上外出,年龄大的越来越干不动,“洗脚离田”是大多数农户的现实需求。
芦场村利用60万元帮扶资金和自筹35万元,在村里建起1100平方米标准厂房,先后招引来龙仕达服装辅料厂和兴红食品有限公司,每年获得近10万元租金,还为本村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兴红食品有限公司是返村创业者周连弟二次创业的项目,主要做烧烤所需食材冷冻半成品加工。“在村里租厂房工人好找。工艺不复杂,妇女、中老年人培训一下就能上岗。按件计酬,手脚麻利的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
村集体有了钱,开始改善村居环境。铺路修桥、户厕改造、绿化村庄……现在的芦场村,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了,环境更美了,人心更齐了。芦场村先后获评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灌云县十大红旗村。